>
20世纪80年代,“日本式团队”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引起全球企业关注,其特点是让职工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并效忠于这个家,鼓励成员参与“家庭”事务,同时服从家长,必要时为“家庭”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当然不是被逼的。它让日本人乐于“抱团”,甘愿为企业拼命。若从人性角度分析,这也许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之反映,是以职工为中心的人本导向经营管理。美国人吸取了“日本式团队”精髓,在重新构建公司的系统工程中,构建了“美国式团队”,即人性化经营管理模式。
老师表示,人性化经营管理的精妙就在于“内方外圆”:“方”在“圆”中,“圆”融于“方”;“方”是原则,“圆”为通达。著名企管专家老师的《人性化经营管理工作》培训讲座从“靠领导的魅力影响人,靠双赢的理念吸引人,靠忠诚的法则留住人,靠和谐的经营管理工作感化人,靠卓越的文化激励人,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工作”六个方面记述了人性化经营管理工作的精髓部分,给所有想做强做大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可以称之为“经营管理工作之魂”。
这种精神已经普遍化和社会化为中华的内在性格,如果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运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那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
八、多元化致死
影楼策划人性化经营管理与制度化经营管理是并行不悖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为经销商老板,只有意识到人性化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作为一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来抓,经销商才能“得人心者得天下”,才能与员工风雨同舟、同仇敌忾、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地获得更大成功。 在中国很多行业存在经销商干私活——跑单现象。跑单就是当地经销商打着厂家品牌的旗号去接单,但实际交付给消费者的并不是品牌厂家的产品,而是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产品。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一是因为经销商一般关注短期利益;二是厂家对经销商管理跟不上;三是有无良的供应商引诱经销商“出轨”。由于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让经销商得以钻空子,很多消费者并不专业,辨别能力也比较弱,很难在短期内发现经销商做了“狸猫换太子”的小动作,经销商得以继续浑水摸鱼,对厂家和消费者两头欺骗,坐收暴利。如果厂家对经销商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及时有效,经销商很容易在当地市场其他众多杂牌供应商的怂恿下主动或被动的“逼良为娼”。等经销商尝到了做假冒伪劣、挂羊头卖狗肉的甜头,让经销商掉头“从良”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很多跑单的经销商,厂家为了维护自己品牌在当地的形象和声誉,不得不痛下狠心,壮士断腕。